查看原文
其他

和宝宝亲密无间,小心传染这些疾病

马学梅 怡禾健康 2023-10-13


有天门诊,接诊一位8个月的宝宝,由奶奶带来,说宝宝发烧了。

 

我问:”量体温了吗?多少度呢?“

奶奶:“没量,但我感觉她热。”

我问:“您怎么感觉的呢?”

奶奶:“我舌头碰她舌头感觉她舌头比我的热。”

我问:“那您觉得宝宝除了您说的发热,还有哪些不舒服呢?”

奶奶:“没有,能吃能玩,所以我才着急带她看看,怕有病耽误了。”

 

听到这里我大概明白了。一方面觉得宝宝挺可怜,这么小就被人夺去了初吻,另一方面,也为孩子的健康担心,因为老人可能意识不到,这种过于亲密的接触方式,其实会增加孩子的健康风险。

 

因为很多病毒也可以通过唾液传播导致疾病,而且有的问题对婴幼儿风险尤其大,比如下面这些病毒:


EB病毒(EBV)

 

这是一种广泛播散的疱疹病毒,90%-95%的成人EB病毒血清阳性,EB病毒与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、鼻咽癌以及伯基特淋巴瘤等疾病的发生有关。

 

巨细胞病毒

 

对足月儿来说,巨细胞病毒感染不一定有症状,但也可能出现发烧、轻度肺炎、肝功能异常等问题,而对早产儿早期感染来说则很危险,除了肝脾肿大、肝炎、肺炎这些问题外,还可能出现坏死性肠炎等致命性风险。因此,成人应避免亲吻婴幼儿或儿童的口唇或口唇附近区域。

 

单纯疱疹病毒1型(HSV-1)

 

HSV-1在成人可以表现为重度咽炎,在儿童可以表现为疱疹性龈口炎,但如果发生在新生儿身上,则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症状,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,幸存者也可能遗留后遗症。

 

HSV-1也会来自于感染者的唾液,假如孩子直接接触唾液则容易受到感染。经常口唇起疱疹的人,在没有出现症状期间,也可能通过唾液排出病毒,所以有口唇疱疹、疱疹性龈口炎的家庭成员一定要避免亲密接触和亲吻宝宝,尤其是新生儿。

 

人疱疹病毒6型(HHV-6)

 

HHV-6是幼儿急疹的主要病原体,它也主要是通过唾液传播。在发达国家HHV-6成人血清阳性率超过70%,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得幼儿急疹,这可能和个体差异有关,也可能和接触暴露的时期或强度有关。


幽门螺杆菌(HP)

 

HP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细菌感染,全世界大约50%的人口感染了HP,发展中国家的感染率更高,感染年龄更小,大多数儿童在10岁前被感染。

 

HP可引起慢性胃炎、消化性溃疡、胃腺癌和淋巴瘤。虽然感染途径尚不清楚,但从HP感染的家族聚集性推断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可能主要通过粪-口或口-口传播。

 

肠道病毒

 

眼下正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流行季节,这都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疾病。虽然这些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孩子身上,但大人同样也可能感染或携带这些病毒,然后通过亲吻这些密切接触的方式传给孩子。

 

 

亲密行为是人类对爱的一种表达,几乎每个人都要经历。我们每个人有自己的免疫系统,会对这些传染过来的病毒进行清除,所以并不是有了亲吻行为,发生了唾液交换就一定会发生传染性疾病。

 

只不过对幼儿来说,他们的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,新生儿,特别是新生早产儿尤其如此,一方面没有从妈妈身上带来足够的保护性抗体,另一方面自己的免疫系统还不成熟,这是密切接触所导致的感染就可能引发严重后果。

 

与孩子亲密互动是家长对孩子表达爱的一种表现,亲密所带来的喜悦感让每一位爸爸妈妈心感满足。但这种爱若失去了界限,「爱」就可能成了「害」。

 

把舌头伸进孩子嘴里去感知孩子的体温,其实并不能准确判断孩子是否有发烧。孩子本来没生病,这样「测温」倒真可能导致孩子生病发烧。

 

这位奶奶的这种行为毕竟是少数,但在一些地方,一些长辈还是喜欢自己将食物嚼碎再喂给宝宝,还有很多家长喜欢亲吻宝宝的口唇或者口周,甚至把咬了一口的水果喂给宝宝,和孩子共用水杯或碗筷等等,这些行为都可能增加孩子的健康风险。

 

陪伴、拥抱、眼神和语言的交流,都是爱的表达。亲密接触,不一定需要唾液交换,保持一定的界限,同样可以给孩子安全的爱。

 

这个亲密的界限,大家get到了吗?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大家觉得不合适的「亲密接触」,欢迎在留言区告诉大家哦~


马学梅

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〇二医院,从业25年。擅长肺炎、哮喘、过敏、腹泻、贫血、佝偻病等儿科常见病,擅长儿童发育和保健指导。有相关需求可点击头像向马医生咨询。


点击问医生,可向更多医生咨询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